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剑桥文理学校中国中心 编辑:佚名
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剑桥视觉与表演艺术学校中国中心(CSVPA China)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艺术研学团建,有的去往四行仓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前往K11艺术中心探索艺术的魅力。他们精心制作的作品受到了艺术老师的专业指导和点评。
剑桥视觉与表演艺术学校中国中心
《混搭》
班级:Level 1 Class A
研学地点:K11艺术中心
作品解读:作品运用到了平面和立体的结合,以及旧物废物的回收利用。得益于班级成员擅长的方向与喜好不同,所以这个作品里既有精致的手工、有趣的涂鸦、色彩的点缀,还有打印出来的照片。在照片的处理上,学生选择把一些比较有特点的照片制作成立体模式。在装饰方面,学生选用的是一些沾有颜料的原木色系纸。这些纸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来自于一个同学的快递中杯子的保护纸,也有在喝完的饮料瓶上作画,把纸杯的杯底裁剪下来进行点缀等等,这些都是废物旧物的再利用。
《八佰》
班级:Level 1 Class B
研学地点:四行仓库
作品解读:作品以具象的形式展现,旨在表达守卫上海战士之精神。四行仓库墙上那些脱落的墙皮,弹孔,坍塌了的墙面都见证了曾经战士们的英勇奋战。看着那些弹孔仿佛就看到了战士们一次次抵挡着敌人进攻的场景,而且这样坚固不倒的四行仓库更像是四百战士们的羁绊,让人更直观的感受当时的壮烈。
《国际都市》
班级:Level 2 Class A
研学地点:陆家嘴
作品解读:作品是同学们于上海城市中错落有致的楼房间、川流不息的街道中用相机捕获到的“美”之掠影。作品海报中的画面或然是些上海市民眼中习见的城市风光,也正因如此,这组图片诠释了这座城市中最真切的烟火人间。城市之“美”并非必然是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也能够是街道边琳琅满目的杂货家、放工时堵得水泄不通的车道、凋零的枫叶与十字路口的路标。
《Yuyuan Road》
班级:Level 2 Class B
研学地点:愚园路
作品解读:主题是寻找生命的美丽之旧上海。这些照片旨在可以反映出老上海的感觉,让在拍摄的过程中的每一个学生感到生命的气息。他们去了老上海糖水店,卖糖水的老阿姨告诉同学们,她是根据儿时的味道来制作这一杯杯糖水的。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同学们看着巷子里悠长的灯光,恒星照亮着的长廊,沿街商店里明亮的衣服,不由得敬佩起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在回程的路上,同学们望着黄浦江,各式各样的船只在水上漂着,幽静的广告牌发出的光以及在黄浦江上看到星星如明珠般熠熠生辉。
《东方之珠》
班级:Level 2 Class D
研学地点:东方明珠塔、外滩等
作品解析:团建内容是让每位同学都上传一张有关上海风景的照片。有的同学拍了鼎鼎大名的东方明珠塔,有的同学拍了美不胜收的外滩全景,有的同学的作品是被誉为“城市绿肺”的人民广场,有的同学拍了充满老上海气息的无名小巷,有的同学拍了灯红酒绿的静安区街道,还有的同学拍了随拍随美的紫竹国际教育园区。
《Run》
班级:Level 2 Class E
研学地点:光复西路、光新路
作品解读:团建作品是由班级同学自己导演、录制、剪辑出的一段视频,旨在发现城市中不一样的美。同学以**视角镜头的方式呈现出都市的繁华和居民之间烟火气的对比,表现出上海这座城市不仅是繁华的大都市也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组成的温暖社会,体现出上海这座城市居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塔》
班级:Level 3 Class A
研学地点:静安寺
作品解析:以音频的形式呈现,作品主题是随着时代的流逝,高楼逐渐林立于视野,人类淹溺于快节奏的城市中。同学们的作品主要是围绕静安寺,这座上海家喻户晓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点展开的。静安寺伫立于上海的市中心地带,车水马龙把这座千年古寺*的水泄不通,但它就安安静静的在那儿,迎接清晨的**缕阳光,也和每晚的最后一丝洁光打个照面。这座仿佛与上海格格不入的佛家圣地,却金灿灿的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个地标。同学希望在这座城市中忙碌的人们能和静安寺一样,做好自己、保持真实,并且享受生活。
《繁静》
班级:Level 3 Class C
研学地点:南京西路、陕西南路
作品解析:作品名《繁静》意为上海最繁华的地方,最宁静的老人。实际上,不管这座城市如何变幻,人只要守住自己的善良,就永远不会变。就像这张照片一样,在繁杂的上海市中心也有这么一片闹中取静的地方,有着一群和蔼可亲的老人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平视忙碌的人们,不会有意的抬高自己,甚至恶意中伤自己,但不管怎样,你都觉得他们与你而言要宽容的多,这就是繁静。
剑桥文理学校中国中心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