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国际高中生海外升学软实力:选择课外活动需避开三大雷区

来源: 剑桥文理学校中国中心      编辑:佚名

国际高中生在海外院校的申请材料准备过程中,除了校内成绩和标准化考试等硬指标以外,还有一个令国内学生感到最为难以捉摸却又惊喜的“软指标”——课外活动。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排名前百的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平均在中学阶段至少做过2个以上令人印象深刻的课外活动。由于课外活动并没有明确的固定评价标准,不少学生将其作为与同分段学生拉开差距的一个杀手锏,更有部分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通过出色的课外活动经历敲开了名校的大门。然而,在校内外玲琅满目的课外活动项目面前,有哪些雷区是家长们应该尽量避免的呢?下面Kings上海国王国际高中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选择课外活动需要避开的三大雷区:

国际高中生海外升学软实力:选择课外活动需避开三大雷区

一、课外活动的甄选

甄选课外活动首先需要明确的三点原则

1、导师阵容是不是**大脑,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导师团“**大脑”一起“头脑风暴”背景提升作为留学申请道路上难度最高、历时最久的一个细分领域,对于学生的前瞻性、思辨性和执行力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家长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本人优化时间安排,有针对性地选择并且完成最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背景提升活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顾名思义,就是导师团队需要拥有丰富的经验与高超的技巧,为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中国元素与本土关怀”的课外活动。

2、活动本身是不是具有特色,不可复制,也就是以单一学生为主体,拒绝流水线式复制。

十年之前,“模拟联合国”(MUN)是申请美国大学的黄金经历,不管是北大模联还是外交学院模联,只要是拥有相关经历,都仿佛被精英标签加持。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十年之后的今天,模联已经几乎成为背景提升板块里最为鸡肋的一项。不论是校际的还是全国性的,美式的还是英式的,这项原本非常有竞争力的活动仿佛“被玩坏了”。

参与零门槛,奖项无亮点,成为模联活动发展到今天的隐痛。换句话说,如果同一所藤校在申请季收到的来自上海的200份申请中,超过120份都是有模联经历的,那么这项活动的辨识度以及活动成果的含金量,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稀释了。

3、活动能否诞生有竞争力的个性化成果,也就是芝麻老师总结的“无成果,不活动”。

背景提升既然是直接为名校申请服务,那么一定要有显性的成果诞生。学生身体力行地完成每一项背景提升活动之后,把活动的内容与经验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并且在文书创作与面试交流中娓娓道来,这便是背景提升的意义与价值所在。集体参与的志愿者或是慈善类活动虽然也是可贵的经历,但是并不直接为学生的履历增加具有竞争力的亮点。

如果想要摘取“夜空中最亮的星”,那么一定一定一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确保可以在文书和面试中细致阐述的活动成果。这样的成果,才会成为申请进程中具有特色的“杀手锏”,展现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作为全球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决心与努力。

二、课外活动数量

根据学员所处的不同年级来规划数量

1、如果是九年级入学之前启动背景提升规划,可以从九年级开学到十二年级开学一共设计并完成6-8项高质量的个性化课外活动。

2、如果是十年级入学之前启动背景提升规划,可以从十年级到十二年级开学一共设计并完成4-6项高质量的个性化课外活动。

3、如果是十一年级入学之前启动背景提升规划,可以从十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入学一共设计并完成2-3项高质量的个性化课外活动。

背景提升是一个长期又持续的准备进程。越接近12年级开学,需要做的冲刺准备就越为关键和直接,尤其需要考量在有限的时间成本内,打磨出具有竞争力的活动方案,脚踏实地地完成执行过程,并且诞生有影响力的个性化成果。

剑桥文理学校中国中心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