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起床,睡了一天,没去工作,然后对自己说,要自我接纳。
本来决定了去健身房,但是忽然感觉好累,干脆赖在沙发上,抱着一袋薯片看电视,吃完了觉得很罪恶,忽然想起,要自我接纳。
跟家人吵架了,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回头想想,有什么好后悔的,谁让他先惹我不高兴的呢?我要接纳自己,接纳我的脾气就是这样的。
身边的闺蜜一个个都恋爱结婚了,就自己还单着,抑制住内心的各种眼红和对自己的批判,告诉自己,要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当然是好的,因为所有关系中,自我和谐最重要。但是当我们将“自我接纳”当成一个不去改变、不想负责任的借口,它带给我们的将不是自我和谐,而是自暴自弃。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ta对自己行为、能力或价值观的感受、态度及评价。
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样总结自我接纳的:
首先,一个自我接纳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会为自己或他人的缺点所困扰,感到内窘与不安,他们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现状,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愿望,同样也宽容地对待他人的弱点和问题,从容地生活。
其次,自发、坦率、真实,他们能真实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饰自己,自然而单纯地表现自己。
很多人在谈论自我接纳的时候只讲到部分,而忽略了第二部分,但是这第二部分恰巧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接纳,是一种完整的看见,是对于真相各个层面的接受、了解与认同。
其实,在改变的最初,可能你觉的要改变的有很多,但当你换一种想法去想的时候,把所有的目标都分成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再改为一个一个小步骤的时候,每天需要做得到也就是那么一点点。
自我接纳是一个人不断成熟、对自己和世界有更加深刻了解的过程。接纳不是让你安于现状、接受现实、自暴自弃,接纳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改变才能实现接纳的意义。
如果你想接纳自己,从而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你就需要真正了解自我接纳的正确步骤:
认清自己。我对自己真实的评价是什么?我都有哪些感受?我真的喜欢自己吗?
我对现在的生活真的满意吗?如果我按照现在这样的步调生活,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我能让自己满意吗?我会喜欢那时的自己吗?
为了让我更喜欢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我还有哪些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生命是不断向前也可以走的更远、飞得更高,这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了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