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民互黑起来也是毫不留情 。。

来源:苏州欧风小语种 时间:04-27

还记得之前,全中国人民互黑+自黑的地图炮,让人津津乐道了好久。

什么“广东人吃福建人”啊~

河南人各种躺枪啊~

回头来看法国,身在异乡的我们,经常遇到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成见(cliché)。有的偏见甚至让人很不开心。

今天,就让我们这群“歪果仁”,端着小板凳来吃瓜,看看法国个地方人民之间是如何地

相亲相爱

(互黑拌嘴)。

巴黎人的高冷和南方人的傲娇 

我们先来看看巴黎人(Les parisiens)眼中的法国地图吧。

这个图。。怎么有点像“上海人眼中的中国地图”?

“巴黎以外,

都是乡下。”

来这边一阵子之后,Lisa就慢慢接受了这个设定。

之前Lisa的学校,在大巴黎南边的92省Antony附近。

Lisa同学给Antony取了个特别乡味的中文名字【安家屯儿】,旁边的Châtenay-Malabry取名叫【刹马镇】。

虽然去小巴黎只要30分钟车程,但大家都会说是【进城】。

甚至连接小巴黎和大巴黎的RER,Lisa也给起了个名字——【城乡小火车】,为了区别那些基本只在小巴黎跑的地铁(Métro)。

巴黎人的高冷,显然法国南方人是不买账的:因为我们有

 ♫ 阳光、沙滩、

海浪仙人掌 ~~♫

所以,马赛人(les Marseillais)眼中的法国,是酱紫的:

是不是像法国版的...

唔,他们这个对南方的定义,在领土广阔的中国面前来看还是小样哇~上期节目吐槽过这个:如果你去南法旅游,看看维度的话,其实比北京还要北...

“互相伤害”的西北人

西北方的这两个邻居,诺曼底(Normandie)和布列塔尼(Bretagne),在其他法国人看来,都差不多:气候就是一年四季刮风下雨;当地人嘛,就是有事没事喝酒玩...

总之,自然环境和民风都很彪悍。

但是,布列塔尼人(les bretons)和诺曼底人(les normands),一直都是相互看不对眼的死对头啊!

诺曼底人民眼里,布列塔尼人简直就是活脱脱的

剽窃狂魔!

首先是黄油。

“明明是机智的诺曼底人发现的黄油的做法,明明是我们先到,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觉得黄油是布列塔尼的!”

还有苹果酒。

“明明是诺曼底的特产,最后怎么慢慢被你们剽窃去了?!”

这么一说,布列塔尼人看不下去了:“你们才是小偷!”

你们偷走了圣米歇尔山啊!

圣米歇尔山(Mont Saint-Michel),是全世界人民热爱的景点之一。

这里还有很多很多的日本游客,甚至路牌都有日文标识,餐厅店员很多也会说日语。因为...

宫崎骏大师的《天空之城》,就是以圣米歇尔山为原型创作的。

所以我们来看看被这两邻居抢来抢去的圣米歇尔山,到底在哪里:

唔,在边界上,确实说不清楚,那我们来放大看一下。

Lisa在谷歌地图里搜索诺曼底区域,并在圣米歇尔山处放大看,喜剧的事情发生了:

布列塔尼拥有圣米歇尔山周围的所有破石头、破沙子。

但是,圣米歇尔山,是隔壁邻居诺曼底的。

虽然不知道诺曼底这波是什么操作,这里只想说:

法国版“甜/咸豆腐脑”之争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

就饮食方面来说,有好几项一直是影响各地人民团结的重要因素:

这些食物都是因为名字相同,味道却不一样,引起了各地区人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法国也有类似的事情。

咳咳,不好意思,在找两幅图区别的同学对不住了,这个不是【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这两个名字指的是一个东西啊!就是那个敲好吃的【巧克力面包】哇!

我们来看看法国Chocolatine帮派和Pain au chocolat帮派的势力范围:

来自西南的法国人表示很不服,pain au chocolat?这名字太随意了吧!Chocolatine才是指我们最爱的巧克力面包!

在西南人眼里,Pain au chocolat应该是这样的:

而且,西南人表示,有的巧克力面包上面还有巧克力涂层,这种面包难不成要叫成:

 

“Pain au chocolat au chocolat” ?

 西南人甚至掏出了一个表格,教大家正确用法语说出各种巧克力面包、牛角面包的变种:

西南人的论据,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Lisa差点就从 Pain au chocolat 帮派叛变到 Chocolatine 帮派了。

不过且慢,势力更广阔的 Pain au chocolat 派拿出了一个也是无法反驳的论据:

Pain au chocolat帮派的质问Chocolatine帮派的:

 

你能解释一下为,啥你们的葡萄干面包,

不叫 Raisinlatine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