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教育花样越来越多,名目越多,仿佛通过技巧训练、能力培养、知识灌输就一定可以收获一枚“优秀”的孩子。然而,技巧越多、选择越丰,你却越来越焦虑:孩子不听话、发脾气、胆小怕生、讨厌学习,问题频频。
当我们长大甚至做了父母,可能依旧做不好情绪管理、做事情欠缺勇气、容易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缺乏耐心……实际上,这一系列问题是「自我」出了问题。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需要,甚至复制着自己原生家庭的错误教育方式。
我们特别邀请了心理学家罗静来拨开种种育儿问题的迷雾,和大家一起探寻成长与教育的本质。
适合对象:
1.搞不定“熊”孩子或和孩子交流不“通畅”的父母;
2.从事教育领域,经常和娃打交道的一线人员;
3.对儿童心理发展学感兴趣却不知如何入门的人员;
4.想要升级教育理念的父母;
5.想要升级自我认知的人;
6.童年心灵受伤期望疗愈的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孩子自我发展的心理科学认知,更新理念,戒除教育焦虑;
2.掌握引导孩子自控、自尊、自立、自信等实操技巧;
3.帮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构建一生心理能量的基础;
4.跳出原生家庭的处理方式,避免复制错误教育方式。
1.被中国父母忽略的一课
我们总是过度关注孩子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却鲜有父母关注到孩子内在的自我成长,这才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坚实基础。
2.孩子所有外在表现都受“自我”影响
孩子自我系统的失调会影响他的外在表现,比如自卑、脾气差、情商低、缺乏沟通能力等,可能都是“自我”出了问题。
3.对父母自身状态的折射
育儿中的焦虑,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父母自己出了问题,即使是成年人,也需要修复并建立自我系统,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